第529节
??“西海大学校门挂上去的,应该没错!”
??这绝对是个大新闻!
??当好多人在询问消息的时候,才知道当天的《数学学报》新一期,发布了王浩的三篇中文论文,其中一篇《黎曼猜想与特殊复平面》,附带标题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。
??很快,其他消息也有了。
??国际四大数学期刊的《数学新进展》,新一期内容中也包括王浩的三篇论文,内容和科学院《数学学报》是一样的,只不过是英文版而已。
??网络迅速被相关消息轰炸了,“现在能确定了,王浩大神证明了黎曼猜想!”
??“《数学新进展》、《数学学报》中文版同一天发布,肯定不是巧合!”
??“第三篇的副标题就是‘黎曼猜想的证明’!”
??“不愧是王浩大神啊,继哥德巴赫猜想、ns方程问题后,连黎曼猜想都攻克了!”
??“……”
??哪怕是对于王浩来说,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,也可以称作是,个人在数学领域达到了新的顶点。
??之前王浩最大的数学成果是哥德巴赫猜想以及ns方程问题。
??哥德巴赫猜想在公众范围内的影响更大一些,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相对更有名气,但哥德巴赫猜想终归只是一个数学难题,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。
??ns方程问题,是千禧年十大数学问题之一,和现实引用直接挂钩,可以说是成果偏于科技应用的数学问题。
??解决ns问题,给ns方程的应用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??黎曼猜想,同为千禧年七大数学问题,对比ns方程问题,理论意义更大一些,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,可以说站在了‘数学理论’的巅峰。
??好多的学者得知论文内容,都迫不及待的开始研究了。
??当仔细查看论文内容时,他们才发现黎曼猜想的证明并不只是第三篇论文,因为第三篇论文需要借助前两篇的结论,内容相对也是最少的,只有短短的十几页,论证的只是黎曼函数的非平凡零点,被包含在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特殊复平面内。
??所以前两篇才是关键。
??但是,前面两篇论文并没有提到黎曼猜想,论证的是王氏猜想第一问题。
??一些顶尖的学者大致浏览论文内容后,迅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,“黎曼猜想的证明,只是研究王氏猜想第一问题的附带成果!”
??这个发现太惊人了!
??那可是黎曼猜想啊,一百多年来都没有被证实,被认为是难度最高的数学问题之一。
??结果……
??附带成果?
??一时间,他们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汇,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了!
??“还就是王浩啊,总是不同寻常,谁也想不到……”——邱成文。
??“王氏第一问题,也太惊人了,里面竟然蕴含着黎曼猜想。之前还是小看王氏函数了。”——安德鲁-怀尔斯。
??“记得,好像是八年前,当时王浩完成了阿廷常数的论证,我就知道,他是不亚于我的天才,没想到……还是我自大了。”——彼得——朔尔茨。
??“不可能,肯定是错误的!”
??“现在还不确定,也许就和我一样……”
??后面两个则是奥派耶米-伊诺克以及迈克尔-阿蒂亚,两人的心情很类似,因为他们都是‘接近’证明黎曼猜想。
??奥派耶米-伊诺克,还接近拿到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。
??奥派耶米-伊诺克在尼日利亚国立大学任教,他一直致力于黎曼猜想的研究,并在十三年前宣布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。
??当时鹰国媒体还报道声称,奥派耶米-伊诺克已经拿到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,很可惜,克莱数学研究所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伊诺克的研究,只是简单表示,对这些千年数学难题的解决办法‘不予评论’。
??显然,奥派耶米-伊诺克的证明,并没有获得克莱数学研究所的认可。
??迈克尔-阿蒂亚则公开发表了黎曼猜想证明的论文,甚至宣称自己一定会获奖,还准备了获奖的演讲稿,但同样的,他的论文一直都没有得到验证。
??绝大部分数学家对他们的论文都没有兴趣,因为只要做过相关的研究,就知道黎曼猜想不是常规方法能证明的。
??国际数学领域,有很多顶级数学问题的证明,可以说,几乎百分百都存在错误。
??问题来了——
??“这次是否是正确的?”
??王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,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。
??换做是其他‘不知名’的人,说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,顶级数学家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,即便证明是正确的,也需要先到大型学术会议做报告,才能一点点获得国际认可。
??王浩就不一样了。
??他的论文直接刊载在顶级数学期刊,迅速吸引了几乎所有相关领域顶级学者的注意。
??很多人都开始研究起来。
??论文内容想要理解也是很不容易的,最主要是因为牵扯的领域太多,包括数论、几何学、代数几何、函数论等等。
??有些机构就干脆组织数学小组进行特别的研究。
??在论文发表后,短短的三天时间里,就有十几个顶尖机构站出来,表示要针对三篇论文做验证,其中包括牛顿研究院、荷兰国家科学院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、加州理工大学数学团队……
??等等。
??一时间,国际数学界都围绕三篇论文运转开来,很多人也等待起后续消息。
??第三百六十章 终于能离开西海了?世纪讲座!
??针对重大而复杂问题的数学证明,即便是再多的数学家参与,能做出评判的永远是相关领域少数一些顶尖数学家。
??他们组成的研究小组,才能更快、更准确的审视论文。
??但评判需要的时间依旧很多。
??公众都在等待国际大机构的评判,但持续好几天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。
??好多人不由产生了疑问,“王浩对于黎曼猜想的证明是正确的吗?那些权威的机构会不会认可?”
??机构认可,很关键。
??即便是再顶级的数学家所做的研究,也必须得到大机构的认可,才能确定其真实准确,学术领域就是这样的,极为复杂的数学证明,也只有少数顶级数学家才能弄明白,具体证明过程有没有问题,也只能等待他们的评判。
??过去也有几次有媒体报道说黎曼猜想被证明,但全都没有了后续消息。
??复杂问题的证明,往往就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??好多人觉得等待几天时间已经很长了,实际上,针对一个国际重大数学问题的证明来说,几天甚至不能算作是时间。
??比如,安德鲁-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。
??早在1993年,安德鲁-怀尔斯就在牛顿研究院的重大会议上,宣布自己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,之后研究院特别为他举办了讲座,有两百多位数学家聆听了他的演讲。
??据说当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,能完全懂得黑板上的希腊字母和代数式所表达的意思,其余的人来这里就只是为了见证,他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具有意义的时刻。
??最终安德鲁-怀尔斯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,全场都为之鼓起了掌。
??但后来,他想《数学发明》杂志递交的论文,连续被审查了两个多月,审查人在论文的第 三 章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小缺陷。
??针对数学问题来说,‘小缺陷’都会是大问题,数学的绝对主义者要求怀尔斯无可置疑地证明他的方法中,每一步都必须要行得通。
??然后,时间又过了两年。
??在两年的时间里,怀尔斯无数次进行了修改,还邀请他的导师泰勒一起工作,他终于把小问题修改完毕,并把论文刊登在《数学年刊》上。
??到此,怀尔斯的证明才受到国际认可。
??庞加莱猜想就更加艰难了。
??区别在于,庞加莱猜想验证的艰难,主要是因为数学家格里戈里-佩雷尔曼的特异性格上,他直接把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贴在了网络上,还因此引起了一定的归属纠纷,后来证明受到了国际认可,他也拒绝发表在任何学术杂志上。
??王浩不是安德鲁-怀尔斯,他不需要提前做报告,也依旧可以把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。
??他也不是格里戈里-佩雷尔曼,不会贴了证明过程就不管不顾。
??但相同点是,证明过程都非常复杂。
??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了,王浩、丁志强和邱会安完成了所有证明以后,花费超过三天时间整理资料,单单整理都花费了三天,就更不用说从头到尾的慢慢理解了。
??几个相关领域的顶级数学家坐在一起去研究,想要完全理清所有的证明过程,一个月能完成速度就已经很快了。
??毕竟,论文只是论文。
??论文上发表出来的是证明的‘缩略’过程,有些复杂的证明过程被简化了,也就导致有些地方要理解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下。
??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。
??所以,论文发表几天时间里,国际数学界一片安静,舆论上出现少数质疑的声音,而王浩则是收到了大量的邮件。
??其中有一部分邮件,都是研究证明的数学家们发来的,希望他对论文某个部分进行一下说明,方便他们进行理解。
??最开始王浩还耐心的给出回复,并贴了一些详细内容进去,还做出了文字标注。
??后来,就干脆不回复了。
??他仔细思考了一下,知道证明过程确实很复杂,只看论文去慢慢理解,不仅需要的时间很长,还会耗费很多的精力。
??“算了。”
??王浩很无奈的摇头,还是决定下来,“还是开个报告会吧!”
??他仔细想了一下,就给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发了个邮件,让学部帮忙安排报告会的事情。
??之所以不像上次一样,在西海大学召开报告会,是因为会有很多国外数学家到来。
??一则,西海市的交通很不方便。
??二则大学里有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,还有一些和超导材料相关的研究,并不是举办的大型数学报告会的好地方。
??所以王浩还是倾向于让数学物理学部帮忙组织报告会,并说明时间要尽量快一些,“最好是下下周前,再过一段时间,就很忙了。”
??他确实很忙。
??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强湮灭力场的‘极压实验’申请已经下来了,做完报告再回来就肯定要投入到极压实验准备中。
??到时候,会忙碌很长一段时间。
??如果‘极压实验’中能有新的发现,他可能就没多少心思准备什么报告会了。
??这绝对是个大新闻!
??当好多人在询问消息的时候,才知道当天的《数学学报》新一期,发布了王浩的三篇中文论文,其中一篇《黎曼猜想与特殊复平面》,附带标题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。
??很快,其他消息也有了。
??国际四大数学期刊的《数学新进展》,新一期内容中也包括王浩的三篇论文,内容和科学院《数学学报》是一样的,只不过是英文版而已。
??网络迅速被相关消息轰炸了,“现在能确定了,王浩大神证明了黎曼猜想!”
??“《数学新进展》、《数学学报》中文版同一天发布,肯定不是巧合!”
??“第三篇的副标题就是‘黎曼猜想的证明’!”
??“不愧是王浩大神啊,继哥德巴赫猜想、ns方程问题后,连黎曼猜想都攻克了!”
??“……”
??哪怕是对于王浩来说,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,也可以称作是,个人在数学领域达到了新的顶点。
??之前王浩最大的数学成果是哥德巴赫猜想以及ns方程问题。
??哥德巴赫猜想在公众范围内的影响更大一些,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相对更有名气,但哥德巴赫猜想终归只是一个数学难题,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意义。
??ns方程问题,是千禧年十大数学问题之一,和现实引用直接挂钩,可以说是成果偏于科技应用的数学问题。
??解决ns问题,给ns方程的应用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??黎曼猜想,同为千禧年七大数学问题,对比ns方程问题,理论意义更大一些,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,可以说站在了‘数学理论’的巅峰。
??好多的学者得知论文内容,都迫不及待的开始研究了。
??当仔细查看论文内容时,他们才发现黎曼猜想的证明并不只是第三篇论文,因为第三篇论文需要借助前两篇的结论,内容相对也是最少的,只有短短的十几页,论证的只是黎曼函数的非平凡零点,被包含在最小质数对节点函数的特殊复平面内。
??所以前两篇才是关键。
??但是,前面两篇论文并没有提到黎曼猜想,论证的是王氏猜想第一问题。
??一些顶尖的学者大致浏览论文内容后,迅速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,“黎曼猜想的证明,只是研究王氏猜想第一问题的附带成果!”
??这个发现太惊人了!
??那可是黎曼猜想啊,一百多年来都没有被证实,被认为是难度最高的数学问题之一。
??结果……
??附带成果?
??一时间,他们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汇,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了!
??“还就是王浩啊,总是不同寻常,谁也想不到……”——邱成文。
??“王氏第一问题,也太惊人了,里面竟然蕴含着黎曼猜想。之前还是小看王氏函数了。”——安德鲁-怀尔斯。
??“记得,好像是八年前,当时王浩完成了阿廷常数的论证,我就知道,他是不亚于我的天才,没想到……还是我自大了。”——彼得——朔尔茨。
??“不可能,肯定是错误的!”
??“现在还不确定,也许就和我一样……”
??后面两个则是奥派耶米-伊诺克以及迈克尔-阿蒂亚,两人的心情很类似,因为他们都是‘接近’证明黎曼猜想。
??奥派耶米-伊诺克,还接近拿到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。
??奥派耶米-伊诺克在尼日利亚国立大学任教,他一直致力于黎曼猜想的研究,并在十三年前宣布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。
??当时鹰国媒体还报道声称,奥派耶米-伊诺克已经拿到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,很可惜,克莱数学研究所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伊诺克的研究,只是简单表示,对这些千年数学难题的解决办法‘不予评论’。
??显然,奥派耶米-伊诺克的证明,并没有获得克莱数学研究所的认可。
??迈克尔-阿蒂亚则公开发表了黎曼猜想证明的论文,甚至宣称自己一定会获奖,还准备了获奖的演讲稿,但同样的,他的论文一直都没有得到验证。
??绝大部分数学家对他们的论文都没有兴趣,因为只要做过相关的研究,就知道黎曼猜想不是常规方法能证明的。
??国际数学领域,有很多顶级数学问题的证明,可以说,几乎百分百都存在错误。
??问题来了——
??“这次是否是正确的?”
??王浩在学术界的影响力,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。
??换做是其他‘不知名’的人,说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证明,顶级数学家们连看都不会看一眼,即便证明是正确的,也需要先到大型学术会议做报告,才能一点点获得国际认可。
??王浩就不一样了。
??他的论文直接刊载在顶级数学期刊,迅速吸引了几乎所有相关领域顶级学者的注意。
??很多人都开始研究起来。
??论文内容想要理解也是很不容易的,最主要是因为牵扯的领域太多,包括数论、几何学、代数几何、函数论等等。
??有些机构就干脆组织数学小组进行特别的研究。
??在论文发表后,短短的三天时间里,就有十几个顶尖机构站出来,表示要针对三篇论文做验证,其中包括牛顿研究院、荷兰国家科学院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、加州理工大学数学团队……
??等等。
??一时间,国际数学界都围绕三篇论文运转开来,很多人也等待起后续消息。
??第三百六十章 终于能离开西海了?世纪讲座!
??针对重大而复杂问题的数学证明,即便是再多的数学家参与,能做出评判的永远是相关领域少数一些顶尖数学家。
??他们组成的研究小组,才能更快、更准确的审视论文。
??但评判需要的时间依旧很多。
??公众都在等待国际大机构的评判,但持续好几天时间都没有任何消息。
??好多人不由产生了疑问,“王浩对于黎曼猜想的证明是正确的吗?那些权威的机构会不会认可?”
??机构认可,很关键。
??即便是再顶级的数学家所做的研究,也必须得到大机构的认可,才能确定其真实准确,学术领域就是这样的,极为复杂的数学证明,也只有少数顶级数学家才能弄明白,具体证明过程有没有问题,也只能等待他们的评判。
??过去也有几次有媒体报道说黎曼猜想被证明,但全都没有了后续消息。
??复杂问题的证明,往往就会出现这种问题。
??好多人觉得等待几天时间已经很长了,实际上,针对一个国际重大数学问题的证明来说,几天甚至不能算作是时间。
??比如,安德鲁-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。
??早在1993年,安德鲁-怀尔斯就在牛顿研究院的重大会议上,宣布自己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,之后研究院特别为他举办了讲座,有两百多位数学家聆听了他的演讲。
??据说当时只有四分之一的人,能完全懂得黑板上的希腊字母和代数式所表达的意思,其余的人来这里就只是为了见证,他们所期待的一个真正具有意义的时刻。
??最终安德鲁-怀尔斯完成了费马猜想的证明,全场都为之鼓起了掌。
??但后来,他想《数学发明》杂志递交的论文,连续被审查了两个多月,审查人在论文的第 三 章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小缺陷。
??针对数学问题来说,‘小缺陷’都会是大问题,数学的绝对主义者要求怀尔斯无可置疑地证明他的方法中,每一步都必须要行得通。
??然后,时间又过了两年。
??在两年的时间里,怀尔斯无数次进行了修改,还邀请他的导师泰勒一起工作,他终于把小问题修改完毕,并把论文刊登在《数学年刊》上。
??到此,怀尔斯的证明才受到国际认可。
??庞加莱猜想就更加艰难了。
??区别在于,庞加莱猜想验证的艰难,主要是因为数学家格里戈里-佩雷尔曼的特异性格上,他直接把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贴在了网络上,还因此引起了一定的归属纠纷,后来证明受到了国际认可,他也拒绝发表在任何学术杂志上。
??王浩不是安德鲁-怀尔斯,他不需要提前做报告,也依旧可以把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。
??他也不是格里戈里-佩雷尔曼,不会贴了证明过程就不管不顾。
??但相同点是,证明过程都非常复杂。
??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了,王浩、丁志强和邱会安完成了所有证明以后,花费超过三天时间整理资料,单单整理都花费了三天,就更不用说从头到尾的慢慢理解了。
??几个相关领域的顶级数学家坐在一起去研究,想要完全理清所有的证明过程,一个月能完成速度就已经很快了。
??毕竟,论文只是论文。
??论文上发表出来的是证明的‘缩略’过程,有些复杂的证明过程被简化了,也就导致有些地方要理解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下。
??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。
??所以,论文发表几天时间里,国际数学界一片安静,舆论上出现少数质疑的声音,而王浩则是收到了大量的邮件。
??其中有一部分邮件,都是研究证明的数学家们发来的,希望他对论文某个部分进行一下说明,方便他们进行理解。
??最开始王浩还耐心的给出回复,并贴了一些详细内容进去,还做出了文字标注。
??后来,就干脆不回复了。
??他仔细思考了一下,知道证明过程确实很复杂,只看论文去慢慢理解,不仅需要的时间很长,还会耗费很多的精力。
??“算了。”
??王浩很无奈的摇头,还是决定下来,“还是开个报告会吧!”
??他仔细想了一下,就给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发了个邮件,让学部帮忙安排报告会的事情。
??之所以不像上次一样,在西海大学召开报告会,是因为会有很多国外数学家到来。
??一则,西海市的交通很不方便。
??二则大学里有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,还有一些和超导材料相关的研究,并不是举办的大型数学报告会的好地方。
??所以王浩还是倾向于让数学物理学部帮忙组织报告会,并说明时间要尽量快一些,“最好是下下周前,再过一段时间,就很忙了。”
??他确实很忙。
??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强湮灭力场的‘极压实验’申请已经下来了,做完报告再回来就肯定要投入到极压实验准备中。
??到时候,会忙碌很长一段时间。
??如果‘极压实验’中能有新的发现,他可能就没多少心思准备什么报告会了。